小藍車倒閉拖欠日常保潔員的工資誰來支付
曾幾何時,共享單車一度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而大城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單車也見證著,共享單車的繁榮,不僅如此我國的共享單車在世界享有盛譽,并入選為新四大發明。便捷的出行方式已成為了許多人的工作生活習慣,然而看似盛行的貢獻單車,近期出現多家倒閉的情況,一時間會員無法退回繳納的押金,而許多員工、零件廠商甚至連辦公室保潔員的工資都拖欠著。對于共享單車的運營商倒閉,在社會中引起了強烈的討論,然而舒特通州區保潔公司作為清潔行業從業者,通過該案例聚焦保潔服務員如何面對企業拖欠工資的問題,在當前保潔服務員作為弱勢群體,面對服務單位的突然倒閉,如何討回工資成為了清潔行業老大難的問題。下面舒特通州區保潔就來分析探討小藍車為什么會倒閉以及倒閉后保潔員如何討薪。
十一月中旬,有小藍單車員工在某職場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小藍單車宣布解散,繼續拖欠員工工資至2018年2月10日。與此同時報道稱,小藍單車拖欠供應商款項高達2億元,涉及70余家供應商,大部分供應商被拖欠款項在100萬元左右,部分供應商被拖欠款項高達800萬元,甚至連總部的日常保潔服務員的工資也拖欠著。舒特通州區保潔公司還從不愿意署名的內部人士那得知,危機爆發后小藍單車CEO李剛曾在一次內部溝通中簡要地說了一下公司面臨的情況,承認融資方面也做得不夠好,沒有給大家提供充足的彈藥,目前正在洽談收購。
共享單車運行費用極高,當前模式難以穩定盈利
據了解,貢獻單車巨頭摩拜單車推出的第一代車型,成本一度接近3000元。但在2016年底,摩拜卻轉變思路,推出了新車型成本降到了1000元以內。因為在投入市場的單車,其損壞與磨損率極高,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又難以及時維修,因此單車的高成本投入,在當前的環境下并不經濟。但是就在今年上半年,小藍單車曾一度占據了行業第三的位置,投放量達到70萬輛,進入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南京、佛山六個城市。不僅如此,就在今年八月份,小藍單車與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高調宣布繼續出海,將在今年陸續落地12個國家近30個城市。此后小藍單車宣布在美國硅谷、舊金山等多地投放單車,宣稱是唯一一家真正出海的共享單車,就在外界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的假象下,十一月份小藍車轟然崩盤。那么舒特通州區保潔就來為大家梳理下,共享單車運營商自身的造血情況吧。
小藍車的崩盤是繼續為該行業的整體降溫
今年以來,至少已有3家小規模的共享單車企業宣布倒閉或退出運營。共享單車第二梯隊的小鳴單車、酷騎單車,加上現在的小藍單車都先后傳出押金問題。另據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日前表示,目前所謂頭部共享單車企業或平臺出現退押金難問題,表明押金資金安全及風險,并非空想,而是逐漸變成現實,需要監管部門合力推動監管措施落地,最大限度保護用戶的資金安全,避免出現無法退還甚至惡意跑路現象。
相比較押金風險,目前共享單車最大的問題在于難以盈利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ofo投資人朱嘯虎在某活動上談到共享單車大戰時表示,雖然ofo與摩拜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每個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運營。唯有兩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而小鳴單車CEO陳宇瑩也講到,行業的激烈競爭,讓各家企業無暇考慮盈利模式,能活下來就已很不容易。另外哈羅單車聯合創始人、COO韓美介紹到全國市場這么大,存在兩到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完全沒問題,共享單車行業競爭進入下半場,運營最終還是回歸商業本質,企業要有自己造血的功能。沒有這個功能發展都將難以延續。
企業單位突然倒閉,弱勢群體保潔服務員拖欠的工資如何討回
近年來,隨著經濟大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因產業結構的調整及房地產透支經濟的發展潛力,使得人們消費投資更加謹慎,各行業市場的低迷開始讓許多企業的經營陷入困境,其中不乏突然倒閉的企業,在此之后員工甚至日常保潔員的工資無人發放,那么處于拖欠的保潔員工資如何解決。特別是許多保潔員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淡薄都進一步加劇討薪難的問題。對此舒特通州區保潔公司認為,普通保潔服務員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1)找正規的保潔公司與其簽訂用工合同,避免與服務方單方面簽訂合同,一旦服務方倒閉保潔公司會支付相應的工資,而后續討薪保潔公司會通過他們的途徑解決。2)日常保潔員應多關注服務方的運營狀況,如出現員工離職潮時需提高警惕。3)簽訂合理合法的用工合同。